Adsense Script

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

唔派糖?「中產基層」月入5萬/7萬都月月清!!(咁搵幾多萬先夠洗?)

今日財爺唔唔會對我地呢D中產有咩優惠 ??

仲要減差餉....減電費...唔派糖_!! 


派糖傳縮水電費補貼擬取消

    【香港商報訊】記者戴合聲報道:備受矚目的財政預算案將於后日(26日)公布,其中政府的「派糖」措施成為關注焦點。早前已公開表明「派糖」不再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,昨日僅在網誌透露「預算案的工作已『完成得八八九九』」;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亦稱,《施政報告》中已建議的扶貧措施不受影響。然而,昨日有傳媒引述消息指,政府今年的「派糖」力度將「大縮水」,預計從去年330億元減至200億元。消息稱,受原本令240萬住戶受惠的1800元電費補貼會取消、公屋免租及差餉豁免亦會減半;至於綜援、生果金等扶弱措施預計會繼續「派雙糧」,薪俸稅、利得稅的減免亦預計會維持。

不過又有ibound

我覺得夫婦月入最少也要有十萬才可以叫中產﹐  !!!



"哥哥搶不到有學券的學位,被迫讀國際學校,其後再轉讀官立學校節省開支!」
「以前會吃自助餐,現在無娛樂,連與朋友外出吃飯都難。」(可以睇留意個開支圖表)""

<--真係辛苦晒佢啦~ 要去讀國際學校

咁多抱怨﹐因為他們其實不是真正中產﹐

中"慘"就有份 !!

永勝文迪覺得""

人,邊會有滿足丫。追到月入十萬,真係比妳廿萬一個月一樣係唔夠洗。


因為,生活質素係可以再上又再上的。我地今年又係拎唔到咩政府福利


有一篇文覺得好中肯既 ~(blog 最底)

我地而家呢一代...好彩仲有一份正常工 !!!


大家身為父母...千辛萬苦谷個仔讀呢樣興趣班.....果樣英文國語 !!


不過去到尾......而家大學畢業搵幾多??? $10000 多D ??

到時佢地點供樓?? 點養自己??


唔係自已仔仔唔叻~ 無人事..無關係......而家既香港真係好難向上遊 !!!

同埋成個香港人工貶值 ,老人化,經濟比大陸追過晒 !!

遲早淪為中國大陸一個小城市 ~ 

仲想一月搵好多萬過中產生活~??


大家一定要量入為出啦~若果唔係多多都唔夠駛 !! 


=================
Case 1 - 月入七萬夫婦指幾乎月月清袋


上周特首宣讀施政報告後接受電台訪問,一名家庭月入三萬聽眾訴苦,

怨未惠及中產。一句「月入三萬都算中產?」即成網上熱話,

有月入七萬夫婦指幾乎月月清袋。學者指中產向下流趨普遍,表面風光的中產有苦自己知。



 
  當日聽眾潘先生致電電台節目,聲稱夫妻收入近三萬元,家有雙胞胎,既要供樓又要請傭人,懇求特首幫幫中產。「中產定義」隨即變成網上熱話,更有網民撰寫「中低產生活寫照」,指家庭月入近七萬元,扣除一家三口生活開支,每月僅餘千五元,文章短短三日已有逾千個回應。



  各地對中產定義有別,除了財爺曾俊華提過「飲咖啡及看法國電影」的中產妙論,亦有指擁國民收入中位數三分之二或多一倍,便可稱為中產。若按香港去年第三季個人入息中位數一萬二千三百元計算,月入八千二百元至二萬四千六百元也可稱為中產。

慳住用 旅歐變往東南亞

  但現實中很多被視為中產族的打工仔,生活毫無中產質素可言。任職銀行管理層的黃小姐,一家四口住奧海城,家庭月入逾七萬,但扣除供樓、子女讀書及家庭使費,幾乎月月清袋。

  「供樓要兩萬幾、兩個女返學及課外學習要一萬五千,請工人近六千,雙方父母家用近萬………大時大節使費增加,更要動用積蓄!」黃小姐坦言柴米油鹽樣樣貴,平日使費也慳住用。「以前兩公婆去歐洲旅行,大女出世後轉去東南亞,細女讀幼稚園使費又增加,一年去唔到一次旅行。」她說以前覺得月入六萬已算中產,但現時月入少於十萬的家庭,生活可能也「掹掹緊」。

<===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....






機會少 專業人士向下流

 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說,學術界對中產並無統一定義,他直指,在百物騰貴的香港,月入三萬的家庭絕不算中產。他坦言,愈來愈多就業機會北移,中產人士確有向下流動迹象;近十多年文職及技術人員的生活質素愈來愈接近基層,即使是律師及會計師,亦因香港就業機會減少,削弱了他們的市場競爭力,「工作機會少了選擇,會令他們覺得前途向下流。」

 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教授周永新認為,中產至少須擁有物業,月入要比香港個人入息中位數多一至三倍,即約二萬五千至四萬九千元。周指環球經濟增長放緩,不少國家均有中產向下流動趨勢。他引述政府統計處資料指,五年前約一百零三萬人月入介乎一萬至二萬,去年第三季上升至一百三十八萬人,「但亦有大群人的收入停滯不前,無法向上流動。」

  黃洪建議,政府應致力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,如發展創意及環保工業,增加就業機會讓中產可發揮所長,爭取向上流動。

本報記者:翟秀娟、譚琦恩、黃琳)


另外一個case : 

家庭月入5萬元卻月月清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中產深受「夾心」之苦,既要供養父母又要供樓生活,直接打擊「造人」計劃,有月入5萬、自謔「中產基層」的家庭主婦,將做第二任母親,無奈成為月光族、更要奶奶補貼家用。
有調查發現,5成適齡人士受經濟條件影響生育決定;學者認同「中產基層」的苦況,除經濟問題外,教育制度混亂亦令他們心生恐懼,打擊生育意願。
捱快餐公仔麵 奶奶補貼家用

正懷第二胎的何女士,自謔是「中產基層」,家庭月入5萬元卻月月清(見表),她不但要捱快餐、公仔麵,有時甚至要奶奶補貼生活費。她28歲生第一胎,因工作繁忙,只能做「無飯」家庭,扣除供養父母及子女等費用,每月只餘下約兩千元,「以前會吃自助餐,現在無娛樂,連與朋友外出吃飯都難。」
雖然經濟壓力未有打擊她生兩名子女的目標,但亦令她方寸大亂:「生完才知道原來奶粉好貴!哥哥(第一胎)搶不到有學券的學位,被迫讀國際學校,其後再轉讀官立學校節省開支!」次子出生在即,她坦言目前只能抱着「見步行步」的心態,望孩子長大成人多孝順父母。
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同「中產基層」的苦況,他表示,經濟是令中產不願生育的其中一個原因:「家庭月入4萬至6萬元,其實不算很多,既要供樓,又要供養父母,加上生育小孩開支,所餘無幾!」
學者:教育制度混亂礙生育
但他認為,不願生育的背後,責任感才是主因,面對教育環境的不明朗,令很多中產卻步:「他們本身都是受過教育的人,決心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環境,但香港的教育制度混亂令他們覺得恐懼。」葉兆輝形容:「愈有心、愈有責任感、愈大恐懼、愈不敢生。」
浸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何明雄以「夾心人」形容本港的中產人士:「上有高堂下有子女,收入不少,但開支更大,很辛苦。」她指出,對中產來說,生育是大「Project」,是經過計算及策劃下的精心部署。
工聯會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591名港人,當中514名是15至49歲適齡生育人士。結果發現,50%人指經濟收入影響其生育決定,其次是教育和居住問題;超過90%人認為,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鼓勵生育政策。
工聯會麥美娟建議提高子女免稅額至14萬元、向夫婦提供每年10萬元租住私樓免稅額,並盡快推行15年免費教育,落實男士侍產假。
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總幹事建議政府增加託兒名額,並鼓勵企業實行彈性上班時間,讓年輕夫婦既能有穩定事業發展,又有經濟能力生兒育女。


===========搵幾多萬先夠洗???============
早陣子,有篇好多人share既文章,提到月入七萬既中產家庭,其實冇乜錢剩。今日,又讀到另一篇文章,提及另一個月入五萬既「中產基層」家庭,生活費高到份糧要月月清。
兩篇文章既內容,其實都好簡單。兩個家庭所列出既「開支」breakdown,其實亦都幾寫實,唔見得有太多誇張既地方。事實上,我其實都相信,「冇乜錢剩」同「月月清」,的確係好多香港中產既真實寫照。
文章既留言,其實比文章既內容更加好睇。讀者既睇法簡單分為兩類:1)認為香港地生活真係好艱難,搵到咁多都要生活成咁,社會有好大問題;2)覺得係文章裡面既主角個人既問題,夾硬要過並非自己所屬真正階層既生活,先至會搞成咁。如果佢地搵咁多都話唔夠洗,搵一萬兩萬既人係咪個個要跳樓?
我諗,(1)同(2)其實都各有一點吧。
莫講話五萬、七萬,搵錢更多但同樣「冇錢剩」既朋友,我都認識好幾個。但到底呢個係「社會問題」,抑或係「個人問題」?
人類係一種好受外界影響既生物。你搵「點樣嘅錢」,就有人會明示暗示話你知,你應該過「點樣嘅生活」。呢樣係一種彌漫響中產圈子裡面既氣氛,而呢種氣氛,卻影響住好多人對生活方式既選擇,與及大大小小各樣既消費決定。你身處這個圈子,那種氣氛所「顯示」出來既消費準則,往往就變成大家所以為既「理性決定」。但實情係,這些理所當然既「理性決定」其實並不理性,佢只係你所屬圈子、階層裡面既一些流行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態度。這些態度同習慣啱唔啱你?其實肯肯定係因人而異的。但身處圈內既人,受住這種強烈既氣氛所影響,有幾多人真係可以清醒過來,真正理性地去權衡自己所需?都仲未計,當你既選擇偏離了圈子裡面大部份人的想法,所需承受既心理壓力。好多時候,清醒代表著離群,話人唔識諗就梗係容易,但當身處局內,要做既話,心理關口其實唔易過。
然而呢啲所謂中產圈子既「氣氛」同「生活態度」,係基於乜嘢準則去形成呢?我其實有點深刻既體會。月入五萬係中產,七萬又係中產,查實月入三、四十萬,嚴格嚟講都係中產。自從財爺那句「我都係中產」之後,中產既range,實在係闊得厲害。問心講,我一直覺得財爺冇講錯的,佢月入三十幾萬,唔通叫佢做富豪?當然係未夠班啦。但一個月入三十萬既中產,同一個月入五萬既中產,消費力其實係有好大差距。我細個果陣時,一個月入五萬同一個月入三十萬既人,應該會係屬於完全唔同背景,完全唔同階層既兩個人。佢地兩個,可能一個係港大畢業,另一個只係讀到初中都唔定。佢地屬於「同一個朋友圈子」既機會,其實並唔高。但今時今日,社會既結構有變,響讀書多少同搵錢多少再扯唔上咩直接關係既世代裡面,搵三萬同搵三十萬既人,分分鐘係一同長大,學歷一模一樣既同學仔。以前係精英有精英玩,普通人有普通人玩既年代,精英既生活標準唔會影響到普通人;但今日,搵錢多既所謂精英,同搵錢唔係特別多既中產,社交圈子可能都係同一個既情況底下,中產在生活態度上所受到既「感染」,自然也跟從前不一樣。
我唔知道,呢個算唔算係社會問題,但在人群之中要保持清醒理性,誠實地接受自己真正身處既階層同境況,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==>::::結論:::

我地已經跌落貧窮綫,夠資格去找綜緩啦 ~

好似仲有旅遊資助..可以搭飛機啦~









其他Blog詳情 : 

買賣香港政府ibond攻略

http://www.mandyvincent.com/2012/06/ibond.html


施政報告實在係幼稚園學卷方面著墨太少


==>同埋人地月入7萬都要慳住用 "旅歐變往東南亞"..去馬來西亞club med o岩晒啦~ 

親子旅遊 Part 7: Club Med 與親親大自然篇

http://www.mandyvincent.com/2013/07/part-7-club-med.html



逾百基層市民免費搭乘飛機



2 則留言:

  1. 正所謂搵得多, 洗得多!! 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囉!
    "人群之中要保持清醒理性,誠實地接受自己真正身處既階層同境況,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" --> 好認同呢句話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覺得既然岩岩好, 係未應該可以考慮CUT開支呢?? 例如車, 去旅行啦, 可以一年去2/3次減到一年一次!!
    對於我地又唔係中產, 又接近貧窮線, 先係最慘!!
    尤其睇住樣樣加, 支出越黎越大, 相反人工加幅都追唔到通脹, D錢越黎越唔見駛啦!!
    而家對政府真係冇乜期望, 真係要靠自己!!

    回覆刪除